1928年的今天(3月29日),湖南劳工先驱曾华湘在长沙教育会坪就义,年仅24岁。
曾华湘,班名传萼,字映楼,1904年5月12日诞生,今双峰县杏子铺镇双源村山斗冲人。13岁在附近的大兴殿初小毕业后,外出织布谋生。1921年,随兄曾丽湘入湖南第一纺纱厂当打包工。次年1月,庞人铨和黄爱在领导该纱厂工人进行年关斗争时,遭军阀政府被捕牺牲。他义愤填膺,投身共产党人萧石月领导的工人运动,成为积极分子。1924年1月加入青年团,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肖石杰调离,他接任纱厂青年团书记。
他参加工人俱乐部,指导纱厂附近三叉矶的码头、划运、泥木3个工会的会务工作。1925年1月初,率领工人为增加工资罢工游行,被反动军警监禁10天。1926年3月3日,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推举他出席在武汉召开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扩大会议。4月4日纱厂工会召开筹备大会宣告成立,当选为委员长,并兼任党支部组织委员。9月纱厂工会改组时,被选为执行委员长。12月全省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召开后,他和欧阳燮等领导全厂工人与厂方再三交涉,迫使厂方缩短工时、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和福利待遇,并废除了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同时,他还成立工人纠察队,开办工人夜校和工人子弟学校。他和党、团支部成员一起,积极培养发展优秀工人入党入团。到1927年上半年,纱厂已有党员300多人,团员400多人,全厂工人几乎全部加入了工会组织。
是年“五一”节,他指挥纱厂3000多名工人,头戴写有标语口号的新草帽,高唱《五一节颂歌》,走上街头,示威游行。“马日事变”时被拘禁半月。获释后,领导纱厂党组织和工会转入地下斗争。12月10日“灰日暴动”时,他率领纱厂数十名工人炸毁北门光华电灯公司,发出北面举事信号。接着,率领武装起义人员进攻新河警察所、火车站,击毙站长及巡警1名,伤敌20余名,并火烧警察所,捣毁车站电话及机件。因南面未能及时配合,暴动失败。

此后,曾华湘潜回家乡开展地下斗争,与王则鸣、李鲁等秘密联络隐蔽在各地的党员,先后恢复溪口、姚家桥、十字铺、金蚌等4个党支部。年底,中共湘乡县委在溪口建立,曾华湘为委员之一。1928年2月27日,他受县委派遣赴长沙向省委汇报工作。寓宿长沙四方塘中华旅社时,因叛徒告密被捕。3月29日,曾华湘高唱《五一节颂歌》就义。遗体被乡亲们运回山斗冲,安葬于天门山麓。其父曾步麟(1852~1935)撰《哭萼儿》挽联:“我哀其志,我壮其志,其志甚愚,徒贻我念;汝无渡河,汝竟渡河,渡河而死,端奈汝何!”